“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建造,是通过集成建筑系统实现整体建筑功能并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因此,必须摒弃传统的、用钢结构直接替换混凝土结构的做法,应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工程,以建筑功能为核心、以结构布置为基础、以工业化围护和内装部品为支撑,来整体提升钢结构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居住品质。”
钢结构最适合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钢结构建筑具有强烈的工业化特色,轻质高强的优势、干式施工的方式,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技术标准,实现绿色施工,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品质,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是最适合工业化装配式的结构体系。
钢结构是可循环使用的绿色建筑,它体现在建筑设计、施工、建造、拆除及异地重建的全过程。将钢结构应用于装配式建筑中,能够有效实现节能减排、控制污染。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建筑的完整有机体,从设计之初,就应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结构、围护、内装、机电,实现户型、外立面、结构体系、围护系统、门窗系统、管线系统、防火、内装等各方面的协同与集成以及楼宇自动控制、雨水收集、太阳能、供热、智能化技术的综合运用等。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公共建筑中应用广泛,尤其在超高层办公楼、大跨空间结构、工业厂房、机场航站楼等领域,其结构形式非钢结构莫属。值得关注的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住宅领域的发展相对迟缓,没有占到应有的市场份额,主要原因有五点:
一,相关行业标准体系、部品化体系尚不完善。虽然国内的钢结构相关技术标准(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并不缺乏,但对于住宅钢结构,以往的钢结构相关技术标准并不完全适用。而针对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行业标准体系和部品化体系尚不完善,不利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住宅领域的应用。
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产业链还不健全。国外发达国家钢结构住宅产业链完整,且上下游结合紧密。我国钢结构住宅配套产业滞后于钢结构产业本身的发展,配套的三板(外墙板、楼板、内墙板)产品可供选择余地不大,且质量和价格都参差不齐,三板市场亟待规范,产业链需要完善。
三,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需要多专业协同。国外发达国家的钢结构住宅设计注重建筑、结构、设备、多专业协同,而我国钢结构住宅在推广建设中建筑师参与的程度较低,且设备专业几乎不参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
四,急需培养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工人。就建筑业而言,钢结构技术含量比较高,目前建筑行业的工人很多是进城务工的农民,此部分农民工进入行业前基本无建筑施工技能,以致建筑工人整体素质偏低。不能否认,一线建筑工人的技术素质已成为影响我国传统建筑业向装配式建筑业发展的瓶颈。
五,部分消费者对钢结构住宅的防火防腐存在误解。钢结构住宅在室内正常环境下腐蚀极其有限,即便初期的涂装年久失效,腐蚀也在可控范围,根本不会影响结构安全。美国、日本几十年前建造的钢结构建筑使用至今已经充分证明。此外,钢结构的防火可通过技术解决。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还面临较多问题。但从社会综合效益、改善住宅品质、提高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水平、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熟练劳动力的依赖、建筑垃圾的处理等方面来看,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